VIP Latrine(1:35 模型,2018年制作)

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微缩模型作品,题材是我们在非洲的第一个前线项目-南苏丹多罗难民营里无国界医生诊所的厕所。之所以被称作是VIP Latrine,据说是因为它虽然简陋但却已是我们前线项目中“最高规格”配置的厕所,建筑材料是水泥砖头和一些简单的常见材料,可是这些普通的建筑材料在条件艰苦落后的前线却经常很难在当地采购到,需要从外界采购运输进来,为了节约成本一般只有长期和稳定的项目才会投入使用这样的厕所。至于为什么选这个场景,是因为我们对这个厕所特别地了解,它是我们每天必须去好几次的地方,帮我们解决了最基本的问题,当肠胃不适生病的时候,更是一天内要“光顾”它好十几次, 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埋头苦干几个月,带娃间隙里争分夺秒,终于完成第一个作品。虽然很多地方都略为粗糙,但总算是一个好的开始!
你能看得出来做这个模型的原材料么?稍稍解密一下吧:砖墙是发泡板做的,屋顶材料是桐木条和波浪纸,厕所前的这棵树呢,是用铁丝扭成再用黏土填充勾勒(想做当地人叫的柠檬树,但出来的效果不太像)。。。
橘红色的塑料围栏、用来洗手的水桶、防虫网、排气筒、电线、灯的开关、门把手和钉在门框上可来回扭动充当临时门锁的弯曲钉子等真实的细节都在这里一一重现
做水桶和灯罩费了不少功夫:先用模型补土做出比例合适的原型,然后用硅胶翻模,再用水晶滴胶才能做成这样半透明的效果
厕所里头也装了灯,屋顶空间很少,要用最小的2mm LED和超细电线才勉强能放进去,灯罩是用半透明的可塑树脂材料做的。门的合页由2mm的电工热缩管做成,出来的效果比我想象中的好!
LED都是选暖光的,灯光在黑夜里透过防虫网照出来,营造出的气氛和我们在前线时一样“棒”。。。
树上的灯罩是按照实际比例翻模自制的,做得有点粗糙,但亮起来还是挺有感觉的
厕所内部暗红色的金属蹲坑板也是自己翻模做出来的,盖子可以开合,但做得稍微有点大了,下次可以改进。外墙上做有灯的电线和开关。看到这个场景,有没有想蹲进去试一试的愿望?
南苏丹雨季暴雨连连,脚踩下黏湿的泥土半只腿马上就陷进去了,不铺些红土(当地人叫marram)防水真是寸步难行。这条我颇为满意的红土小径,要用喷枪才能做出柔边,路上做出脚踩过的痕迹,还放了干杂草做成的落叶
经太阳暴晒后形成的龟裂土地,这效果是用吹风机加热黏土令它加快收缩出现裂缝做出来的,试验了好几次才成功
厕所后面的杂草,雨季时生长迅猛,我们每个月都必须安排除杂草的任务
树下的杂草和落叶,是用我家门外路边的杂草晒干做出来的
无国界医生项目中经典的橘红色塑料围栏,用尼龙绳绑在木头上,几乎每个前线项目中都可以见到它的身影
屋顶生锈的铁瓦片,是用锈红色干扫出来的,后面的那根是通气管,作用是让粪池里的气体排放出来;屋檐下的木结构可以起到采光及通风作用,而且装有铁丝网防止苍蝇进去


Tukul(1:35 模型,2018年制作)

这件作品呈现的是我们在南苏丹的前线生活场景。南苏丹的传统木屋“Tukul”就是我们的宿舍,里面有当地木匠用本地材料手工制作的简易家具,有我们用废弃材料制造的创意健身器材,还有祖国生产的便宜塑料产品。仔细观察,可以看到这个场景的环境与上一件作品有些不同:树是秃的,地上的植物相对少,这是因为正值南苏丹的旱季。南苏丹旱季气温跨度达20度,从11月开始,气温低至十几度,之后慢慢攀升,到五月,气温可达40度,不少队友晚上都受不了酷热睡在外面。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骤雨会宣告旱季的结束,之后伴随而来的便是诊所停电的高峰期,也是我作为后勤人员工作最忙碌的时期啦。


前线生活可以说简而不陋,这小小草屋的一方天地里有睡觉、休闲和锻炼的空间。要赞一下屋子的设计,通风和坚固,热天时比呆在帐篷里凉快很多,强风暴雨也不会吹翻或漏水
Tukul门外是一个小小的休息角落,放了一套桌椅,周末时一边看书一边喝着当地的南苏丹姜汁咖啡,是前线生活难得的写意片段,当然,这惬意的时光常常会被诊所的停电漏水等等突发状况所打断
屋子侧面有另一片小天地,创意十足的队友们利用前线的废弃材料打造的前线健身房,每天早上和队友们在机场跑道上跑完步之后就会在这里举铁,那酸爽的感觉,真过瘾!
近距离看一下每个项目的必备举重杆:空的奶粉桶灌上水泥,中间一根废弃的金属管,还原度百分百!
每间屋子外都有一个小塑料水桶,有一些人用来洗衣服,有一些人用来做垃圾桶
我门外的小桌上总放着一本后勤人员的“圣经”供我随时翻阅学习,里面记录了大量前线水利卫生工程的参考资料。旁边是一杯南苏丹姜汁咖啡,还有人手一个的手提无线电,随时候命准备应对诊所的紧急情况
Tukul屋顶的模型材料不太好找,要求很细的材质,不然看上去比例会怪怪的,但又不可以太软,不然很难制作。试了麻绳、扫把毛等材料,最后在家附近意外发现一种香港常见的热带植物脱落下来的树皮,发现非常适合,就捡了这种树皮来制作屋顶,效果棒棒哒!
这每个前线项目必不可少的塑料椅子可是我呕心沥血的结果啊,试了各种材料和方法才成功做出来:首先要把椅子分成几个小部件,用电脑软件画好零部件并打印出来,然后用很薄的塑料板,按照图案把形状剪出来再粘在一起,最后要用模型补土慢慢修补细节,之后再翻模做出一批来,这是做缩微模型以来最为挑战的一部分。。。
打开屋顶,可以看到Tukul里面的布置:当地人用废弃金属和麻绳做的床、塑料桌椅、蚊帐、挂衣服的绳子、电脑等
每间屋子都有一个这样的“百宝箱”,给前线工作人员放置个人物品
营地晚上的气氛,这样看起来也挺浪漫的


Pick-up(1:35 模型,2019年制作)

南苏丹雨季里最经典的场景莫过于陷入泥泞的车辆。每当暴雨过后去流动诊所(Mobile Clinic),车辆时不时就会在路上被泥泞绊住,运气好时发动汽车可以冲出来,运气不好时就得医生护士助产士们下车帮忙解救。南苏丹的泥土质地非常细腻,暴雨之后形成的泥沼又深又黏,穿多高腰的雨靴都不管用,一脚踩下去半条腿都看不见了。


第三件微缩模型作品出炉了!
皮卡是在当地市场最常见的汽车,性价比及耐用性都是十分高的
车尾箱装满了流动诊所需要用到的东西:凳子‘桌子‘保温箱‘木棍‘塑料帆布。。。
泥巴‘车胎的痕迹‘水坑及到路边的杂草都展示出来了
车身沾满了泥巴
底盘下放置了后备轮胎,在紧急情况是能用上
轮胎上的泥巴
近距离看看水坑,第一次做有水的情景,效果还可以接受
俯瞰这辆皮卡,隐约可看到坐在里面的两位队友,是用树脂黏土做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看车后的物资
看一下车尾的细节
在皮卡的前面装了LED灯